在医院康复工作中,常能遇到一些患者及其家属,他们的行为模式仿佛陷入了一种“奴隶主”式的误区,严重影响着康复进程。
所谓“奴隶主”式康复误区,是指患者或家属在康复过程中,过度主导和控制康复节奏,对康复师的专业指导置若罔闻,以自己的主观意愿和认知来强行推动康复,他们就像奴隶主驱使奴隶一样,不顾康复的科学规律和患者自身实际情况。
有的患者家属,在康复训练初期,看到一点表面上的进步,便迫不及待地要求加快训练强度,全然不顾患者身体的承受能力,他们没有意识到,康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急于求成往往会适得其反,可能导致患者受伤,让之前的努力付诸东流,比如一位偏瘫患者,家属不顾患者肌肉力量尚未完全恢复,强行增加行走距离和速度,结果患者摔倒,造成新的创伤,康复不得不停滞甚至倒退。
还有的患者,自认为久病成医,对康复师的建议不屑一顾,他们固执地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康复动作,不注重正确的姿势和方法,这种行为就如同奴隶主不听从合理建议,一意孤行,长此以往,不仅康复效果不佳,还可能养成错误的运动习惯,纠正起来更加困难。
而在康复训练时间安排上,也存在类似情况,一些家属会按照自己的日程随意调整训练时间,全然不顾打乱康复生物钟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,康复训练如同精密的钟表,每个环节都有其最佳的时间节点和节奏,随意更改就像破坏了钟表的运行规律,导致康复效果大打折扣。
作为康复师,我们深知这种“奴隶主”式康复误区的危害,我们会耐心地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,讲解康复的科学原理和重要性,让他们明白只有遵循专业指导,才能真正实现康复目标,我们会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、病情发展等因素,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,并在训练过程中密切观察、适时调整。
康复不是一场独角戏,而是患者、家属与康复师共同协作的旅程,只有打破“奴隶主”式康复误区,摒弃过度的自我主导和盲目控制,尊重科学、尊重专业,才能让患者在正确的康复道路上稳步前行,逐渐恢复健康,回归正常生活,让我们携手共进,为每一位患者的康复梦想保驾护航,摆脱“奴隶主”式误区的枷锁,迎接充满希望的康复未来。
发表评论
打破奴隶主式康复误区,拥抱科学自主的恢复之道。
打破奴隶主式康复误区,拥抱科学自主的恢复之路——让健康回归个体掌控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