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医院康复治疗的领域中,电解质紊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,它犹如隐藏在康复之路的暗礁,随时可能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,甚至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。
电解质,这看似简单的名词,却在人体生理功能的维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钠、钾、氯、钙、镁等电解质,它们共同协作,调节着人体的水分平衡、酸碱平衡以及神经肌肉的兴奋性等,一旦这些电解质的浓度出现异常,即发生电解质紊乱,身体的各项机能就会受到干扰。
对于康复患者来说,电解质紊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,长期的卧床或活动受限,可能导致身体水分代谢失衡,影响电解质的正常排泄与吸收,一些疾病本身,如严重的创伤、感染、内分泌失调等,也会破坏电解质的平衡,不合理的饮食、过度使用某些药物,同样可能成为引发电解质紊乱的导火索。
轻度的电解质紊乱可能仅表现为一些轻微的不适症状,如乏力、头晕、恶心等,容易被患者和医护人员所忽视,随着紊乱程度的加重,症状会变得愈发明显且严重,低钾血症时,患者可能出现肌无力,甚至影响呼吸肌功能,导致呼吸困难;高钾血症则可能引发心律失常,严重威胁心脏的正常跳动,钙、镁等离子的紊乱也会对神经肌肉系统产生不良影响,出现抽搐、震颤等症状。
作为医院的康复师,我们必须高度警惕电解质紊乱的发生,在康复过程中,密切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,留意任何细微的症状变化,对于长期卧床或病情复杂的患者,定期进行电解质检测是必不可少的措施,一旦发现异常,及时与医生沟通,共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。
纠正电解质紊乱,饮食调整是重要的一环,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,指导其摄入富含相应电解质的食物,低钾患者可适当增加香蕉、橙子等含钾丰富的水果摄入;低钙患者则可多食用牛奶、豆制品等含钙高的食物,保证患者充足的水分摄入,但要注意避免过度饮水导致水中毒,加重电解质紊乱。
药物治疗也是纠正电解质紊乱的关键手段,在医生的精准判断下,合理使用补充电解质的药物,如口服补液盐、氯化钾缓释片等,以迅速恢复电解质的平衡。
电解质紊乱是康复路上的“隐形杀手”,我们康复师要练就一双敏锐的眼睛,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,通过密切监测、合理饮食指导以及精准的药物治疗等综合措施,帮助患者维持电解质平衡,为他们的康复之路保驾护航,让患者能够顺利地迈向健康的彼岸。
发表评论
电解质平衡是康复之基,关注细节助患者重获健康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