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医院康复师的工作中,我接触到形形色色的患者,他们带着不同的伤痛与故事,而其中,有一种情绪——憎恨,常常如暗流般潜藏在一些患者心底,深刻影响着他们的康复进程。
憎恨,这颗毒瘤,一旦在心中扎根,便会肆意生长,它犹如一把尖锐的刀,不仅刺痛他人,更会无情地割伤自己,我曾遇到一位因工伤而导致肢体残疾的患者,他原本开朗乐观,积极配合康复训练,一场意外让他失去了工作能力,也改变了他的生活轨迹,此后,他开始憎恨命运的不公,憎恨那场事故中的所有人,甚至包括自己,这种憎恨情绪如乌云般笼罩着他,让他变得易怒、消沉,对康复训练也充满抵触,每次来到康复室,他都满脸愤懑,训练时敷衍了事,进步十分缓慢。
我深知,要想帮助他真正康复,必须先解开他心中那团憎恨的乱麻,我找了个安静的午后,与他促膝长谈,我倾听着他的痛苦与愤怒,没有打断,只是默默递上纸巾,让他尽情宣泄,等他情绪稍缓,我轻声说道:“憎恨就像一块巨石,压在我们心头,让我们无法轻松前行,但一直背负着它,只会让我们越来越累,离康复越来越远,我们无法改变过去发生的事,可我们能决定现在要如何面对。”他抬起头,眼中满是迷茫与挣扎,我继续说:“把这份憎恨转化为动力吧,用努力康复来证明自己,让那些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看到,我们不会被打倒。”
在之后的日子里,我格外关注他,每次训练,我都耐心指导,不断鼓励他哪怕微小的进步,我给他讲那些身残志坚者的故事,让他明白,只要心中有希望,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,渐渐地,他眼中的憎恨开始消散,取而代之的是坚定与努力,他不再抵触康复训练,而是主动加大训练强度,每一个动作都做得认真而执着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他的身体逐渐恢复,心态也变得平和乐观,他开始积极参与康复小组活动,与其他患者分享自己的经历,鼓励大家不要被困难打倒,看到他的转变,我由衷地感到欣慰。
憎恨,是康复路上的绊脚石,只有放下它,我们才能轻装上阵,向着康复的彼岸奋勇前行,作为康复师,我将继续用爱与耐心,帮助更多患者驱散心中的阴霾,开启属于他们的身心康复新旅程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