溺水,是一种极其危险的意外状况,每年都有不少人因溺水而遭遇生命威胁,了解溺水相关的急救及康复知识,对于保障生命安全和促进身体恢复至关重要。
当发现有人溺水时,必须争分夺秒进行急救,首先要迅速将溺水者救上岸,确保其呼吸道通畅是关键步骤,应立即清除溺水者口鼻中的泥沙、水草等异物,让其头后仰,以保持气道开放状态,防止窒息,若溺水者呼吸、心跳骤停,需马上进行心肺复苏,按照正确的操作流程,双手叠加,掌根用力,按压溺水者两乳头连线中点,频率每分钟 100 - 120 次,深度至少 5 厘米,同时配合进行人工呼吸,每按压 30 次给予 2 次人工呼吸,持续进行,直到专业急救人员到来。
经过紧急抢救后,即使溺水者恢复了心跳和呼吸,也并不意味着危机完全解除,后续的康复治疗同样不容忽视,溺水可能导致肺部吸入大量水分,引发肺部感染、肺水肿等问题,需要密切观察呼吸情况,必要时进行吸氧、抗感染等治疗,溺水对神经系统也可能造成损伤,出现头痛、头晕、记忆力减退等症状,可通过营养神经药物、高压氧治疗等促进神经功能恢复。
在身体功能方面,溺水后肌肉力量和协调性往往会受到影响,康复师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,初期以被动活动为主,帮助患者活动四肢关节,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,随着患者情况好转,逐渐增加主动运动训练,如让患者进行简单的肢体屈伸、坐立等动作,增强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,还会借助一些康复器械,如平衡训练仪、运动平板等,进一步提升患者的运动功能。
心理康复也是溺水康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,溺水经历可能给患者带来恐惧、焦虑等心理创伤,康复师会与患者沟通交流,给予心理支持和疏导,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,重新建立对水的正确认知和安全感。
溺水急救与康复是一个系统工程,从紧急抢救到后续的身体功能和心理恢复,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,只有全面做好各个阶段的工作,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溺水对患者造成的伤害,助力他们恢复健康,重新回归正常生活。
发表评论
溺水急救,分秒必争;康复之路需科学指导,全面解析助您守护生命安全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