溺水,是一个让人谈之色变的意外事故,每年都有许多人因溺水而遭遇生命危险,即便幸运获救,后续的康复过程也至关重要,作为医院的康复师,深知溺水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以及康复的复杂性。
当有人溺水被救上岸后,急救环节刻不容缓,首先要确保呼吸道通畅,清除口鼻中的异物,将患者的头偏向一侧,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导致窒息,接着要迅速判断患者的呼吸和心跳情况,如果呼吸、心跳骤停,必须立即进行心肺复苏,持续的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可能会挽回患者的生命,在送往医院的途中,也要持续进行急救措施,不能有丝毫懈怠。
到达医院后,患者往往需要在重症监护室进行密切观察和治疗,溺水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,如肺部感染、脑水肿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,医生会针对这些并发症进行相应的处理,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,通过药物减轻脑水肿,采用机械通气等手段维持呼吸功能。
经过急性期的治疗,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,康复阶段就正式开始,康复治疗包括多个方面,物理治疗是重要的一环,我们会通过按摩、推拿等手法促进患者肢体血液循环,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,借助康复器械帮助患者进行肢体功能训练,从简单的关节活动逐步过渡到主动运动,如坐起、站立、行走等。
呼吸功能的康复也不容忽视,溺水可能对肺部造成损伤,影响呼吸功能,我们会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,如深呼吸、缩唇呼吸等,增强呼吸肌的力量,提高肺通气量,对于一些呼吸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,可能还需要进行呼吸肌锻炼仪器辅助训练。
心理康复同样不可小觑,溺水经历往往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创伤,如恐惧、焦虑等,我们会与心理医生合作,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,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,树立康复的信心,通过讲述成功康复的案例,鼓励患者积极面对康复过程中的困难。
在整个溺水康复过程中,患者、家属和医护团队需要紧密配合,患者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康复训练,家属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关爱和支持,而我们康复师则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,并随时调整治疗策略,才能最大程度地帮助溺水患者恢复身体功能,回归正常生活。
发表评论
溺水急救,生命之争分夺秒;康复之路需科学指导与细心照料。
添加新评论